编者按:年味最是故乡浓。新春佳节到来,各地记者纷纷返回阔别已久的家乡,在与家人团圆、共度新春的同时,更深入田间地头,来到老乡身边,找寻近年来家乡经济澎湃的新活力。
家乡经济小变化,折射发展大图景。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经济聚焦·回乡看变化”,与读者分享记者回乡过年期间的新鲜见闻。
今天推出第一篇《小香菇成大产业》——曾经的山西省交口县一直和矿产打交道,“能源经济”火爆,如今,产业结构由黑转绿,不仅掸去了传统能源企业一身灰,也改变了乡村的发展思路。
腊月二十八,车驰在通往家乡山西交口的公路上。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在一处三岔口,临街白墙上新涂的宣传画倏然闯入我的眼帘:几朵正打伞的香菇憨态可掬,仿佛要跃然而出,旁边还齐整地书写着一行小字——交口三宝。
“香菇何时竟成了三宝?”我不禁心生疑惑,记忆中,县里一直都在跟能源打交道,前些年,“能源经济”火爆:工厂的大烟囱冒着滚滚浓烟,载满煤炭的“前四后八”大车排起长队堵在路边。如果排列交口“三宝”,似乎煤炭、铝土和铁矿更恰当。
“你太久没回来,那已经是过去时了。”邻座的大哥浮起笑脸,现在交口有“新三宝”:香菇、山猪和沙棘。其中香菇更是一路蹿升,远销国外,如今已是交口转型发展的“代言人”。“要是不信,我带你去村头田埂上转转。”
小村落里上了一条香菇智能生产线
说走就走,穿过熟悉的街巷,我们一路直奔石口乡下蒿城村韦禾农业香菇种植基地。
迥异于脑海里原本构想的“小打小闹”,眼前是一个规整的现代化农业基地:100个标准化出菇大棚紧密整齐地镶在道路一侧的田地里,径直往前走,偌大的菌棒和菌种培育生产车间耸立,在大棚和发菌区中间簇拥起正在建设的管理技术大楼。冬日的山间寒风凛冽,这里却透着红火的生机。
在菌棒生产车间,新上马的4台全自动制棒机摆放有序,经过二次混合的木料送入机器压制,紧接着被运到传送带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干得停不下来,不到一年就换了新设备,现在1小时能产500个菌棒。”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德喜大步流星地走向一旁被“冷落”不久的旧设备,“你瞧,这几台是半自动的,人力多一倍,效率低一半,才用了半年多就处于‘半退休’状态了。”
制好的菌棒经过灭菌、预冷、接种,然后进入养菌仓库。循着香菇的产制流程,我如同在迷宫里走了一遭,管带纵横,环环紧扣,不由得暗暗吃了一惊:这小村落里上了一条香菇智能生产线!
“没想到,根本没想到!”任德喜一路介绍着,不住感叹这一年里脚下延展的生产面积、眼前购置的现代化设备和已是“半个香菇专家”的自己。
看着仓库里像白面一样发好的菌棒,任德喜不由念叨起他的“种菇经”:养菌就像生育娃娃一样,别看它静悄悄的,凉不得热不得,要一步一小心。灭菌不彻底、接种接不好都会导致全“菌”覆没。“看这个成色,今年开春准能出好菇。”
以前扶贫带着转型走,现在转型扶贫手牵手
走了一大圈,依旧没有见到香菇的身影。看我有些急了,任德喜微微一笑,“咱接着往下走。”
撩开厚厚的保温膜,只见数排菌棒有序码放在架子上,刚出完一茬儿香菇的菌棒有些蔫头耷脑,只有零星几朵小菇挂在上面。“别看它现在耷拉着,等天暖了给它做一个深度补水,还能再出两茬儿。”
他给我算了一笔账:这一个棚一共1.5万个菌棒,4个月能集中出5茬儿夏菇。如果出的品相好,能卖12块一斤,一棚能赚20多万元。
说话的工夫,遇上了前来照看大棚的承包户李四娃。一番交谈后得知,他原是下蒿城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早些年自己养大车,搞煤矿运输,这些年眼瞧着拉煤的“旺季”不旺了,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去年没出正月,经村委指引,李四娃承包经营了一棚香菇,一年能赚2万多元。“养菇比运输轻松,现在村里拉矿减了不少,手上有菇,心里不慌。”57岁的李四娃心里思谋着,来年再承包一个棚,把好日子过旺。
受益的不只是李四娃,大棚外墙上晒出的扶贫“成绩单”上密密麻麻地写着韦禾农业香菇种植基地累计带动周边3个乡镇18个村1408户贫困户实现的增收数目。
转型的也不只李四娃。韦禾农业由天马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出资成立,从以前扶贫带着转型走,到现在转型扶贫手牵手,香菇产业已成为天马这家资源型企业的转型支点。“传统能源继续做大受到土地和交通限制,且不可持续,相反,以扶贫为契机,向现代农业转型,空间很大。”天马能源董事长李亮说。
在李亮勾画的蓝图里,今年韦禾农业预计营收2000万元,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上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和先进设备,就是为了让企业没有退路,真正往绿色方向转型。菌棒废弃后可做有机肥种植高山蔬菜,发展循环农业,未来还将依托香菇种植基地起一座大型田园综合体。”
由黑转绿,乡村转变发展思路
产业结构由黑转绿,不仅掸去了传统能源企业一身灰,也改变了乡村发展思路。
离开韦禾,驱车前往不远处的陈家峪村。还没进村,就望见了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香菇大棚。要知道,早几年这里遍地开花的都是小铁矿口,家家户户忙着挖矿赚钱。
站在合作社办公室,陈家峪村支书陈建华指着窗外矗立着的菌种培育车间说道,“原来立在这里的是隆藏炼铁厂,最红火的时候,每户只靠捡铁矿石,一年也能赚2万多。”
靠矿藏兴隆,尽管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打矿一天、种地一年”,陈家峪也成了乡里数一数二的村子,但土地被凿得像打地鼠一样,再也没有肥力了。更糟的是,高炉架起、风机发动,村里常年尘土飞扬,噪声震天,村民的寿命都变短了。
由于达标无望,2008年村里的小铁矿被取缔。“一开始有人还在观望,结果希望落了空,这一关停就是永久。”陈建华回忆道,眼看着村民没了营生,2014年村里因地制宜引入香菇生意。
如今,陈家峪村的香菇年产量已达70多万斤,光是香菇种植就能营收100多万元。“现在销路基本不愁,听说隔壁村今年上了新菌种,我们也想迎头赶上。”面向未来要走的路,陈建华心里已打定了主意。
走在陈家峪村新平整的道路上,时而听见雀鸟远鸣,已经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被矿藏折腾得千疮百孔、灰头土脸的模样,只有几处锈迹斑驳的废弃铁炉矗立着,像在诉说着那段“傻大黑粗”的过去,又仿佛是在警醒,再也不能那样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