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防诈骗,哥哥姐姐版_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51-4045451
【2019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防诈骗,哥哥姐姐版
   2019-09-18 18:59:55    来源:黄河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比比皆是。关于网络诈骗,总有人认为被骗的都是老年人,但是,中国银联的报告指出:网络诈骗中损失最大的居然是年轻人。那么,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呢?

 

    年轻人成为网络诈骗案中损失最大的群体

 

    在遭遇网络诈骗的群体中,年轻人遭遇大额损失的比例是27%,在所有年龄段中排第一。

 

    年轻人,对于技术和安全的操作方式方面关注度偏低,信息泄露概率比其他人群高。

 

    年轻人使用手机时存在各种不安全行为。比如:随意扫码、上网时会如实填写各类支付信息、看有链接的短信或邮件、安装跳出来的不明文件等。

 

 

    常见网络诈骗手段

 

    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站、QQ、微博等方式发布虚假网络兼职信息,并声称给予受害人高额佣金,先做成几单小额业务骗取当事人信任,再突然提高刷单金额,受害人刷单后不再返还刷单本金及佣金并将受害人拉黑。

 

    网络贷款诈骗(四大类型)

 

  贷款时掉入网贷陷阱骗局;分期购物或是以贷还贷陷入高利贷陷阱;求职贷陷阱——接受贷款培训才能拿到工作机会;替公司作担保,背上巨额债务。

 

    助学金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教育部门人员拨打学生电话,以发放助学金为由,要求受害人先将钱打入某一未激活账户,之后再将钱和助学金一起返还。

 

    网购诈骗

 

    不法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不翼而飞。

 

    钓鱼网站诈骗

 

    不法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陆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犯罪。

 

    盗取QQ诈骗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

 

    订票诈骗

 

    不法分子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以较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随后,再以“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汇款实施诈骗。

 

    虚构色情服务诈骗

 

    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面对网络诈骗如何防范?

 

    1、首先做到“三要”:要戒除贪念、要不惧恐吓、要当面核实。

 

    2、为手机安装防护软件,防止手机恶意软件窃取隐私信息及网银信息,开启手机防护软件的骚扰拦截功能。

 

    3、不要随意点击莫名弹出的网页链接,这些网页很可能含有木马病毒,导致个人账户和密码被窃取,致使财产损失。

 

    4、不要轻信任何要求输入密码、验证码及汇款信息的谎言。

 

    5、如发现被骗,要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网页截图等。

 

    6、如遇诈骗尽快报警并通知银行冻结账户。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1、定期对手机和电脑进行木马病毒查杀。

 

    2、谨慎上传身份证照片,上传身份证时在照片上加上表示用途的文字。

 

    3、在一些小网站或者不知名网站注册时谨慎填写真实个人信息。

 

    4、不在公共场所随意连接未知WiFi,尤其是未加密的WiFi热点。

 

    5、和陌生人网上聊天时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6、在网上求职时尽量选择大型知名的求职网站。

 

    7、U盘里尽量不要保存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如果保存了建议对U盘加密。

 

    8、电脑、U盘、手机等电子产品淘汰时,要使用防数据恢复工具对其存储进行格式化并写入其他数据,防止不法分子恢复电子产品中的数据。

 

 

    遭遇网络诈骗,用好这些举报平台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http://www.cyberpolice.cn/wfjb/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https://www.12321.cn/

 

    猎网平台:https://110.360.cn/

 

    共建网络安全人人有责,共享网络文明人人参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防范,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相关链接

手机黄河新闻网 我要啦免费统计
www.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