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
【牢记嘱托 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2020-06-02 08:57:14    来源:山西日报

——晋中“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晋商故里,春潮涌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极大地激励和鼓舞着晋中广大干部群众。晋中市委书记赵建平说:“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大地上,落实到群众心坎里?我们晋中正全力以赴开展农村‘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以这把‘金钥匙’为抓手,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推动乡村振兴,让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山川大地美起来,让治理能力提起来,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激活农村资源,吸引工商资本“上山下乡”

“五地一产”,是指农村集体非承包耕地、林地、四荒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产。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说:“‘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就是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闲置的、低效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挖掘出来、统筹起来,实现市场化流动,吸引工商资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乡,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聚集,使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据统计,晋中市现有农村集体非承包耕地105.8万亩、非承包林地402万亩、“四荒地”340万亩、宅基地67.74万宗32.7万亩、经营性建设用地27.8万亩、经营性资产27.6亿元。这是蕴藏在农村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年以来,晋中市秉持依法依规、民主管理、分类实施、市场主导、鼓励创新五大原则,采取试点先行、分类实施、压茬推进的办法,强力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农村资源资产活力。

5月9日,晋中市举行首批33个“五地一产”入市改革项目推介会,涉及土地面积30.94万亩,集体经营性资产1062万元。其中,签约项目11个,总面积6.05万亩,集体经营性资产366.2万元,总投资90.9亿元。“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成果初见端倪。

太谷区西曲河村旱垣温室建设项目就是典型的“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成果。晋中田森集团相中西曲河村的“四荒地”,投资1137万元,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在荒山荒坡上建起占地500多亩的32栋旱垣温室大棚,建成全国首创的智能化旱垣温室大棚园区,年总产值预计可达到534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薛荣生说:“村里能利用的1100亩‘四荒地’已全部被城里工商资本相中,通过‘五地一产’入市改革,这些地成了吸引投资,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现代农业的‘香饽饽’,集体收入问题、农民就业问题都解决了,‘一子落满盘活’。”村民薛福钢一个人管理着3个智能温室大棚,他说:“累是累点,但是很开心,在家门口上班,月收入8000多元,去哪找这么好的工作!”

薛福钢脸上满意的笑容就是对“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最好的诠释。目前,西曲河村旱垣温室项目带动当地32户农户就业,每户年增收10万元。

以项目为引领,打破界限,实现一体化开发

晋中市“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是全方位的资源融合,是集成式改革。市委副书记尹乃明说:“用工业化、商业化的思路搞农业,以县为单位,以项目为引领,以市统筹,打包入市,一体化开发。这是晋中‘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的亮点。”

为了推进项目建设,晋中打破了五种地之间的界限,实现整体开发。比如,寿阳县西洛镇王村将玉露香梨园区规划区内400亩农户承包地,与分散在村内的集体非承包耕地,按照1:1.2的比例完成置换,化零为整、整体打包,由丰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开发。预计玉露香梨进入盛果期后村集体每年可至少增加收入80万元,增加村民务工收入320万元。祁县白圭村通过流转村民承包地、整合集体非承包耕地,将3125亩土地打包入市,与太原康培集团合作,发展3000亩苗木基地。预计今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185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8万元。榆次区乌金山镇后沟村,将原先零散的400多亩农户承包地流转回村集体,并通过挖梁填沟进行土地整理,全村耕地面积翻了一倍,由村集体统一发包给大型农企进行开发,现在还在发展农家乐、引进学校,逐渐将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打造成全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为了推动项目落地,晋中在“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中,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实行一体化开发。太谷区阳邑乡将窑子头、南峪村等4个自然村的“五地一产”整体打包出让给官寨志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总面积1.3万亩,建成省内第一个狩猎场,不仅把荒芜的耕地、山坡全部开发利用,而且将村内的贫困人口转换为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3万元。平遥县段村镇在“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中,以横坡村为中心辐射周边9个村流转土地约1.2万亩(包含农户承包地),涉及5176户13975人,吸引工商资本,推动机动地、荒山、荒坡、林地、宅基地等流转。

发展农村经济,让党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

“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既事关村集体和千家万户的利益,又牵动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所以,晋中市在操作过程中进行了科学设计和严格把关。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武建林说,此项改革采取试点先行、分类实施、压茬推进的办法,以点带面纵深推进。严格贯彻五条原则:一是依法依规原则。对农村集体“五地一产”的核查、收缴、管理、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二是民主管理原则。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分类实施原则。因地制宜确定改革重点、入市规则、方式和流程,积极稳妥推进实施。四是市场主导原则。对于农村集体“五地一产”的承包、租赁、托管、流转、抵押、入股等,要尊重市场规则,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包标的的对价,规范合同内容和程序,千方百计盘活利用。五是鼓励创新原则。鼓励各级各部门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特别在入市改革中,要充分吸收借鉴先进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真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符合晋中实际的有效办法。

经过2个多月强力推动和积极探索,晋中市“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已初步形成了整体开发型、资源入股型、合作经营型、大户带动型、多元发展型等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的村开始获取改革红利,150余万亩“五地”开发利用。

“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就是看农村资源资产是否流动起来、有没有新市场主体引进和新产业发展、企业家和新型职业农民是否成为乡村振兴主体、村集体收入是否增长、农民增收多少等。”晋中市副市长丁雪钦说。

目前,一批工商企业正在进军农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龙头作用。灵石县鑫源公司对段纯镇南坪头、牛家庄等6个村整村搬迁后的土地进行复垦复耕,综合开发农业旅游项目,已复垦土地13710亩。每年为6个村的村民带来收入377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益123万元。山西十四只绵羊公司将榆社县云竹镇巴掌沟村易地搬迁后的440亩土地,建设全国最大的奶绵羊养殖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7万元、为村民增加收入128万元。晋中盛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租赁和顺县马坊乡15个村“四荒地”等土地资源4200亩,采取“企业+集体+农户”模式种植中药材,每年村民增收140万元、户均增收1200元。

晋中“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把激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作为首要任务,把引导工商资本和科技“上山下乡”作为根本途径,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高、农村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大提升,让党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极大增强!(记者苗武军 白续宏)

 

[ 编辑:张旭 ]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