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一流创新生态”“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人才引育使用制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表述,引发代表们热烈讨论。在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如何抓好创新生态建设?如何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如何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代表们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激活转型发展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培育一流创新生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省人大代表、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夏佳铨激动地说,下一步,公司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更强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扎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创新能力是企业实力的硬指标。夏佳铨认为,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未来;拒绝创新,企业必将掉队。作为山西第二大钢铁企业,山西建龙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为保持创新能力,公司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左右投入科技研发。
“企业要成为行业标杆,必须要有创新性的举措及关键核心技术,要从需求出发、面向未来投入研发。”夏佳铨说,山西建龙已投入5个多亿在内蒙古建设一个世界领先的中试基地,将针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研究非高炉冶炼技术。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们企业下一步发展增强了信心,指明了道路。”省人大代表、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渊听了报告后非常振奋,感觉干劲更足了。
今年是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也是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驶向新航道的启航之年。王渊介绍,20年来,山西华翔从临汾起步,发展成为专注于金属材料成型及精密加工,拥有全产业链、全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2020年9月,公司成功登陆沪市主板,成为我省首家上市的民营装备制造类企业。
王渊表示,下一步华翔集团将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紧抓发展机遇,持续夯实HBS精益创新管理体系,创新生产技术及装备制造水平,依托5G+智慧工厂,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实现产业链的高端化、智能化,努力为山西装备制造企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新路来。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战略之举推动创新生态建设和‘六新’突破。这对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具有标志性意义。”省人大代表、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副主任杨富认为。
去年,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承接建设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研究院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西,提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和黄花产业,为我省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杨富说,有着“杂粮王国”之称的山西,特殊地理条件造就明显农业优势,发展“特”“优”现代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农业已走过只追求产量的发展阶段,随着环境生态保护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产品产业链条趋于向有机化、产品终端化和方便食品化发展。”杨富分析,从长远来看,有机旱作农业有利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及人的身体健康等多个因素,从而形成良性农业大循环。
“创新生态的内涵是集产、学、研为一身,涵盖政策、经济、文化等要素,以理念更新为先导、机制革新为保障、载体建设为支撑、主体培育为基础、人才引育为引擎、成果转化为重点、环境优化为关键、“六新”突破为目的,构建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金融等相互支撑、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省人大代表、沁水县副县长丁坚强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感触颇深。
丁坚强表示,在全省大局中找准沁水坐标,需重点抓好政策支持、持续优化环境、科技研发、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及5G产业融合等方面工作。
“我们会持续开展入企服务活动,对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分类型树立标杆,进行倾斜扶持,引领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一枚印章管审批’机制,将改革清单覆盖涉企审批事项,建设乡村政务服务便民试点。”丁坚强说。
发挥人才关键优势
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
“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我非常激动。”省人大代表、山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中东城市与教育研究院院长车效梅说,山西省作为中部省份,要实现中部崛起,最关键的是需要大批量、多门类的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求加速人才结构调整。因此,“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必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中的骨干作用,必须培养一大批新兴技术专业人才以及熟悉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懂经营、会管理的创新型人才。要制定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面向社会实际、强调学科交叉、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团队精神、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创新优化平台建设,激活人才工作驱动力,让我省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为转型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有机旱作农业和黄花产业发展需要高端技术人才和持续的技术攻克。”杨富也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有机旱作农业在全国是首家,目前处于边研究边探索阶段,任重道远;黄花产业也进入延长采摘期技术突破的试种期。(记者周慧芳 燕中兴 郭玉琴 张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