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开发区是第一阵地,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目前,运城市正竭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全市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持续深化改革,蹄急步稳,亮点纷呈。
黄河新闻网讯 标准地出让、承诺制办理、全代办服务,北方铜业新建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覆铜板项目仅用15天就办结了项目所有审批手续,这是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运城经开区坚持把“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作为解决市场主体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的重要抓手,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协调联动、深化贯通融合,全力打好改革“组合拳”,助推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深化“标准地”改革,实现“地证同交”
土地,是制约项目落地、建设的首要问题。今年以来,运城经开区将“标准地”建设作为破解“项目等地”的难题,所有新增工业用地项目将全部实行“标准地”出让,率先在全市开展“地证同交”改革,通过提前介入、环节并联,同步做好土地交付、权籍调查等工作,实现土地和不动产权证书交付“双同步、零时差”,有效解决了地证不同步带来的矛盾,打通了长期以来制约项目落地报建审批的“任督二脉”。截止目前,运城经开区已建成“标准地”1047.56亩,已供应5宗,面积735.21亩,北方铜业等项目实现了“地证同交”。
创新审批方式,推行“四证同发”
运城经开区在全面推行“承诺制”改革上,不断创新审批方式,扩大“模拟审批”适用范围,企业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后,通过对各环节审批事项进行容缺受理、靠前服务,按照控制性指标要求组织设计方案预审,将供地与报建手续同步并行办理,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一并发放不动产登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从而实现“拿地即开工”。
今年以来,鑫华翔、奥科远、鹳雀楼服饰等项目已完成模拟审批,在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完成“四证同发”工作。
拓展承诺条件,试行“先建后验”
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结合承诺制工作要求,运城经开区通过拓展承诺条件,创新监管方式,探索简易适度执法,对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重点工业项目,在达到基本施工条件后,先行发放开工通知书,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同步介入,及时指导企业按照相关标准施工建设,提醒和督促企业在承诺期限内补齐手续,最大限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目前对已取得“标准地”的运威、清控等重点项目试行了“先建后验”。
提供精准服务,实行“全周期代办”
今年以来,运城经开区将全代办作为践行零距离、零收费、零延迟、零投诉“四零”服务的重要举措,成立了领办代办服务中心,组建了以管委会班子成员为领办员,各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行政审批业务骨干为代办员的35人领办代办队伍。区内事项实行专班负责制,代办项目落地所有手续和事项;区外事项实行领办负责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在审批、建设、投产后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河东雄风新建高性能农机生产项目开工时,遇到了供水管网移除和文物选址的问题,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鹏奇立即安排王晓飞副主任为领办员,全代办上述两个事项,并纳入“13710”系统督办,通过多次与供水公司和盐湖文物部门沟通协调,不足10日,就帮助企业完成了供水管网移除和拿到文物选址意见。截止目前,运城经开区领办代办服务中心已为37个项目提供全代办服务,办结64个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