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综合信息·山西>
山西数字大讲堂山西大学站第十届“新态”软件大赛决赛暨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在山西大学举行
2024-05-27 11:00:29    来源:黄河新闻网

为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与认识,拓展数字化转型思路,共青团山西大学委员会与山西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山西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山西省数字经济产业促进联盟共同举办的第十届“新态”软件大赛决赛暨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再山西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IO分会、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承办,山西大学大数据科学与产业研究院加盟承办。

山西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主任茹世祥,山西大学校团委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综合办主任么莉平,自动化与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莉、副书记李登春、副院长郭威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宋昌,山西软赢科技创始人、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孵化导师刘宏伟,山西大学大数据科学与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李飞江,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郭瑞芸,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教授、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高红斌担任决赛评委。

本次大赛共有17个作品入围决赛,经过激烈角逐,《绿航·使命——融可用性与节能,铸就路由之魂》获得了青红赛道一等奖;《线通万物,载波智传一打造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智能实验室》与《“安全坚盾”—为弱势群体构建全方位保障计划》获得了实体组赛道一等奖;《“数”学生物—3D数字艺术教学系统》《锐宇科技——基于声波通信的新型多模态地下电力缆线智能巡检机器人》分获创意组赛道一等奖。

image.png

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同期举办,来自企业界、高校、政府近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导、互联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崔勇做了《大模型时代的互联网创新》的主题发言,围绕互联网时代到大模型时代的思维模式与创新案例做了分享,提倡大家脑洞打开,拥抱颠覆与创新。

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广州信息协会会长罗敏静围绕数字技术、数字人才培育、数据要素推动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产业创新机遇等做了《浅谈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与产业创新机遇》的主题发言。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委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与高专委副主任张云泉做了《算力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与展望》主题分享 ,介绍了本人提出的算力经济概念,概括了数据、算力、算法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算力发展情况及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并对算力经济五大发展趋势做了描述。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北京中科通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亚涛分享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智改数转》,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及内在逻辑关系,介绍了赋能企业智改数转的案例,提出了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创新的策略,并给出了成效分析。

软通动力副总裁苏武新分享了《以数据+模型+科技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新质生产力解释了向“新”而行,以“质”行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原理与思想,并介绍了软通动力在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优秀案例与措施。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数智化部总经理高秀敏以《数据价值创造,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分享了数字中国建设的背景,列举了近年来钢铁行业利润盈收情况,围绕新质生产力内在要求,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介绍了本溪钢铁数字化转型情况与阶段成果,提出了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不是选择题的论点。

圆桌论坛由自动化与软件学院副院长郭威主持,邀请了苏武新、罗敏静、高秀敏、朱亚涛四位讲者作为嘉宾,围绕传统经济到数字经济到新智生产力发展变迁过程中企业的痛点及当前经济循环中企业的发展与破局展开了讨论。

大会最后举行了新态软件大赛决赛获奖作品颁奖仪式,论坛嘉宾、合作企业代表、学院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活动圆满结束。大会的成功对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策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思维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论与与实施措施。

[编辑:张楠]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