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文化中国行”之走进大美青海】沙柳河畔:守望生命 绽放青春
2024-08-23 20:41:15    来源:青海新闻网

沙柳河。宋忠勇/摄

走进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沙柳河泉吉河增殖实验站孵化车间,不大的实验室被20余个宽约1米的圆形柱桶、10余个近两米长的长方形水槽,以及各种仪器设备占据着。

长形水槽里,银针似的小湟鱼轻盈穿梭,宛如水中精灵,舞动着银色的轨迹。“眼前这些小鱼苗是今年最后一批了,差不多200尾。”指着窗边的四五个水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孵化出来近1500万尾,大部分目前已运回西宁。”

介绍情况的是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工程师助理郭若晨,谈到湟鱼,她有说不尽的故事与热情。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处于青海湖整个“鱼鸟共生”生态系统核心地位。作为青海湖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其数量的恢复对于维护湖泊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摄影:党成恩

但湟鱼洄游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从产卵到孵化,湟鱼鱼卵的自然出苗率往往不到千分之二。因此,除了封湖育鱼,增殖放流也是湟鱼数量增长的重要手段。

通过人工孵化技术,增殖放流站经过取卵、人工授精、胚胎发育,到出膜、平游、幼苗放流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一年后才能慢慢长成一条成年湟鱼。

实验站工作琐碎,但细化工作流程,每个阶段都有工作重点,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任务,并形象地称之为“助产师”“育婴师”“培育师”,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跟鱼宝宝打交道。

聊起平日的工作,郭若晨简单质朴的话语里满是对湟鱼沉甸甸的爱。“助产师”到湟鱼洄游鱼群较大的沙柳河、泉吉河进行人工采集受精卵,把采集的受精卵带到孵化车间,交由“育婴师”进行24小时精心地孵化培育。培育到完全平游一周后,也就是鱼苗“满月”了,就将鱼苗运至西宁救护中心,放入池塘中,由“培育师”进行培育,在中心寄养一年以后,送回到家乡,回到他们的“父母”身边。

待第一批卵采回后,她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车间里,可以说是承担着“育婴师”的工作。

“前期的孵化也在这个缸中完成吗?”“不是,有专门的孵化盒,受精卵采回后放到孵化盒中孵化,孵化盒上下都有网,破膜后鱼苗就会从网中钻出来了。”

“这根水管的作用是什么?”“每个圆形缸中这一根细细的水管,通水后冲着盒子在圆形缸中转圈,帮助更快破膜。”

……

她耐心细致地解答着这些在他们技术人员看来,简单又浅显的问题。

摄影:党成恩

每年的6月到7月初,是湟鱼洄游期高峰期,但郭若晨和同事从5月就要住到站上,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水电、设施设备等的检修以及消毒工作。

2021年,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郭若晨选择了回到青海,开启崭新的人生。三年时间里,沙柳河、泉吉河见证着她业务能力的提升,记录着她的成长。

在国新办5月24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介绍说,青海湖裸鲤,也就是湟鱼,由2002年保护初期的2500多吨恢复到现在的12万多吨……

这些成绩的背后,也饱含着一批批实验站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与真切情怀。

摄影:张小千

挺膺担当,不负青春韶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培育弘扬生态文化的道路上,青海有无数个郭若晨携手并肩,与时代前行。

“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让生态文明之花在我们年轻一代的心中绚丽绽放。”郭若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在沙柳河畔的夕阳下,这位年轻工作者的身影渐渐拉长,她与湟鱼的故事如同一首悠扬的生态之歌,在青海湖畔久久回荡。

[编辑:马杰]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