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症结靶向攻坚 多方联动协同发力
太原全面打响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
从11月1日召开的太原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推进会上了解到,以降低PM2.5、PM10、二氧化氮浓度为重点,今年秋冬防期间,我市将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面源污染治理四大攻坚行动,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坚决防范重污染天气,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直面问题 明确四大攻坚重点
一是加强工业源污染管控。加快清徐域内美锦华盛、梗阳新能源备用干熄焦改造和3家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验收,完成全市6家独立粉磨站颗粒物深度治理。扎实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清徐经开区高标准完成污染综合治理任务。巩固“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成果。对太钢、二电、兴能电厂以及焦化等重点企业按照 “一口一策”实施浓度总量“双控”,对违法排污企业实施降级处理,取消环保资金补贴,有效降低工业企业排放强度。
二是深化燃煤污染管控。在全市实现清洁取暖改造“清零”基础上,保障冬季清洁取暖常态化稳定运行。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严查违规在禁燃区从事煤炭销售、燃烧行为,组织开展散煤清理行动,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提前做好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准备工作。
三是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优化过境车辆通行路线,加快西北二环通车后过境燃油燃气货车分流政策落地。加快公共领域、工业、电力、钢铁、机场、铁路货运等单位在用车辆新能源化。做好原有6条道路和新增7条道路中重型柴油货车限行道路管控,加快建成大气污染防治绿色运输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中重型货车路检路查、渣土车专项整治、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三大攻坚行动”,严厉查处“闯禁行”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移动源专项联合执法检查。同时,加强车用油品质量监管。
四是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压实属地监管责任,以秋冬季露天焚烧、超标排放、点位高值等问题为重点, 落实网格化监管要求,严防死守,坚决杜绝露天焚烧行为。开展建筑工地精细化管理提效升级,城六区、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西山示范区5000平方米以上,“三县一市”1万平方米以上施工工地,全部完成β射线监测设备、视频监控设施、车辆冲洗平台和门禁系统建设,并接入监管平台,接受远程监管和PM10量化考核;组织开展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攻坚,重点区域、重点道路开展“以克论净”考核评价。
应急联动 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应对重污染天气,重在做好联防联控。落实《太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项举措,我市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落实汾河谷地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主动协同加强与晋中、吕梁、忻州、阳泉等地会商研判,强化同步分析研判、同步启动预警,实现污染同步减排。同时,开展应对措施后评估,结合“听民意办实事”专项整治,依法启动、发布预警信息,防止随意延长时间和“一刀切”等做法,不断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我市将严格落实差别化管控政策,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等级评价“创A升B”行动,按照绩效分级指标要求严格监管,实施企业环保绩效评级“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科学精准实施差异化管控。强化秋冬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对长流程钢铁、焦化、煤电、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我市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充分发挥市大气污染指挥调度平台作用,整合高空视频、用电监管、无人机巡查、渣土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线监控等功能,对大气环境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精确锁定污染高值源头,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任务台账,限期“销号清零”。对散煤复烧、柴油车尾气排放抽查、扬尘管控等领域实施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执法合力。
为确保各类管控措施落地落细,我市将建立秋冬防“日分析、周通报、月排名、季盘点、年考核”工作机制,对大气污染治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诿扯皮、污染问题突出、空气质量恶化且改善幅度排名靠后的,实施专项督察,依规依纪依法实施问责。(任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