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综合信息·山西>
山货渐成香饽饽
2024-12-18 11:27:34    来源:黄河新闻网

寒冬时节,前往北方旅游的人数明显减少。但在山西大同,细心的人们发现,这几年大街上的土特产店却在悄然增多,购买者络绎不绝,尤其是在有机农产品店,灵丘、浑源等县生产的绿色山货更是持续火爆,成为市场的的香饽饽。

83f155ccb8df5bcd85ab8693447afeb.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煤都大同认真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变挖煤为加快新能源发电装机。截至2024年10月,全市发电装机1744.64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装机容量929.86万千瓦,占比53.3%,位居全省前三。新能源发电在减少当地环境污染、改善当地空气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当地大力发展绿色养殖种植,实施乡村振兴创造了有力条件。

李小川、王盼盼是灵丘县红石楞乡车河村的一对年轻夫妇,10多年前,两人一直在外打工,足迹遍布广东、新疆等地。2022年,听说村里发展有机农业,二人觉得这是一个市场前景非常好的项目,于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乡。

两年来,在这个只有103人的小山村里,小两口和村民一起养鸡、养羊、种水果、种粮食、种蔬菜,并且坚持做到全过程不使用添加剂、化学合成肥和农药,只使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来满足农作物生长,最大限度减少了土地对外部输入的依赖,确保了高品质农产品上市。

不仅如此,夫妻俩还通过直播带货形式向外界广为宣传有机食品的好处,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收入比打工高出好几倍。

据车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春介绍,现在全村的有机农产品几乎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吃林间虫、喝山泉水、散养长大的鸡产下的有机蛋每斤卖到30多元仍是消费者和商家的抢手货。2023年,车河村人均收入24500元,是10年前的11倍多,户均存款50万元已不是什么秘密。

2a0c076139207d2badc4058124b387a.jpg

王春感慨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车河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靠的是党的政策指引,离不开像供电企业这样大力支持的单位和部门。”他说:“从2013年开始,村里连续12年举办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年年有供电人员和发电车在此保电。村里新建的93套小洋楼,以及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大酒店、高灌站等配套电力设施都是灵丘县供电公司提前帮助规划安排。今年,灵丘县供电公司又将村里供电线路全部更换成绝缘等级高、输送能量大的地埋电缆,新增630千伏安箱变一台,为下一步扩大有机农业和旅游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在车河村的带动下,灵丘县目前已有40多个山村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养殖,一批批地道的山货正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人们的餐桌。

在大同市恒山脚下的浑源县,这里的黄芪种植面积更是规模空前。恒山黄芪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也可作为日常食用,极富营养,是补气养生的理想用料。2024年,浑源县黄芪种植面积28.1万亩,产量6700吨,产值约15亿元,有效带动全县一万多名脱贫人口人均增收10000元。

5b8b0ab0063967d1c03d233437bf90d.jpg

在服务黄芪生产加工过程中,浑源县供电公司近三年先后为黄芪产业园新上环网柜一台,新建开关站一个,处理用电故障22次,帮助产业园培训用电人员126人次,受到县里和园区用户一致肯定。

在服务全县最大的黄芪种植基地——官儿万亩黄芪种植基地用电时,浑源县供电公司举全局之力,每日抽调70多人参与供电设施改造,最终通过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于2023年10月,将60多千米线路和40多台配电变压器全部改造完成,为基地的安全可靠用电提供了坚强保证。

“官儿乡地处恒山深处,改造期间,正值降雨降雪较多季节,给材料运输和施工安全增添了相当大的难度和风险,但大家深知改造对于全县意味着什么,对于芪农意味着什么,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硬是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任务。”浑源县供电公司生产运维检修部陈国强回忆道。

747a91f4b19799035a74afde38fd526.jpg

2022年8月,总投资8083万元、总占地面积21469.7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735.13平方米的黄芪文化园落成投运。这是浑源县实施“举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康养路”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绿色特色农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展示窗口,吸引了全县56家黄芪生产加工企业的1014种产品在此展出,日最高接待游客5000余人。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浑源县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每天就像上班打卡一样必到这里进行用电巡视,全力为广大游客创造安全良好的购物体验环境,让大山里的特色农产品成为人们喜爱的健康滋养品。

如今,在供电等基础事业的鼎力支持下,大同市涌现出云州黄花、广灵小米、灵丘苦荞、斗山杏仁、华健亚麻籽油等多个市场认可、群众喜欢的高品质山货,它们正以高营养、无污染的显著特色走出大同,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冉涌 赵亚男 陈少华)

[编辑:张楠]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