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上网”到“用好网”,到打通乡村振兴“数智”大动脉,再到产业帮扶教育医疗信息化,一批批重点援助项目相继开花结果,为偏远县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近年来,中国电信积极承担央企责任,奋力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网络筑基 世界屋脊架起“信息天路”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打通“信息天路”,中国电信人克服高寒缺氧、大雪封山封路等恶劣环境,先后完成5G“上高原”、5G“上珠峰”一项项壮举。
在“世界屋脊上的屋脊”西藏阿里,有一个村庄叫尼雄村,海拔超过4800米,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中国电信阿里分公司先后投入资金360多万元,将光缆铺进了尼雄村,并建设了两座4G基站。
西藏电信员工(左二)指导当地牧民开通电信网络
“十四五”以来,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在全区投入网络专项建设资金27.8亿元,先后实施十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电信“普遍服务”指对任何人都要提供无地域、质量、资费且能够负担得起的电信业务)。
截至今年7月,4G网络覆盖西藏5154个行政村,覆盖率98%;光纤宽带覆盖4896个行政村,覆盖率93.1%。中高频5G基站实现县城及以上区域精品覆盖,乡镇所在地100%覆盖,高速、稳定、优质的5G网络服务,助力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中国电信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全球首次实现消费类手机直连卫星双向语音通话和短信收发通信服务,不仅彻底打破了传统通信的地域限制,还极大降低了受众使用卫星通信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正式宣告“天地互联”新时代的到来。
数智赋能 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
在隆子县,中国电信配合当地政府推动80余个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基本实现数字乡村全覆盖,通过天翼云播、智慧大屏等智能应用设备的搭建,促进基层治理和基层服务走向高效化、精细化、数字化,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林芝市,牧民边巴依托电信“宽带下村”项目,将100多只牧羊通过网络销售出去。网络通达乡村,如同灿烂的格桑花,绽放在全区每一个角落,为实现农牧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奠定坚实信息化基础。
如今,依托电信推进的IPTV(网络电视)与数字教育融合项目,她坐在家中也能同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西藏,中国电信先后投入专项帮扶资金750余万元,通过“云端上的西藏班”、常态化云录播等助力全区数字教育服务渠道触达每一个山区家庭。
助力教育公平的同时,中国电信也不断助力远程医疗,打通偏远地区就医“最后一公里”。
中国电信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医生,通过5G网络在北京操控昌都市卡若区人民医院机器人,为相隔3000余公里的58岁患者完成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对口援藏 扛牢央企使命担当
中国电信自承接对口支援西藏边坝县帮扶任务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9亿元、实施精准帮扶示范项目140余个,选派9批18名援藏干部到昌都市、边坝县政府工作,全面助力边坝县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帮扶边坝县的过程中,中国电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中国电信累计投入9100万元建设五个易地搬迁示范点以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点;投入2000万元解决边坝县47个易地搬迁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帮助1200余名脱贫户搬入设施齐全、宽敞明亮的电信新村;投入近2000万元建设3个乡卫生院,解决近9000余名群众就近看病难问题;投入超1000万元建设14所学校教工之家及人才培训项目,惠及近4万余名农牧民、6000余名学生,帮助当地改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
助力基础建设的同时,中国电信也注重“扶志”与“扶智”结合,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中国电信每年组织超50名边坝县村干部、教师、医生等赴北京中国电信集团培训学习。除此之外,通过中国电信员工自发捐款,实施“教育帮扶资助”项目,2018—2024年,每年向边坝县捐赠40万元,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学生,累计惠及帮助边坝县近2000名学生完成学业。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在边坝县,中国电信积极发挥企业行业优势,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中国电信引进捐赠资金100万元,在拉孜村、许巴村建设打造数字乡村示范点,实现村庄视频监控、云广播、党建、政务公开、视频会议等功能。2024年,中国电信在边坝县投入捐赠资金2481万元,实施曲桑村美丽宜居乡村项目二期、智慧文旅新建平台项目、草卡镇桑卡社区智慧社区新建项目、数字乡村新建项目等8个精准帮扶项目。目前,边坝县86个行政村(居)将实现数字乡村的全覆盖,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管理、资源整合贯通、公共服务融汇畅通,有效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
下一步,中国电信牢记“人民邮电为人民”初心,持续发挥5G技术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数字西藏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西藏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