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央媒关注山西>
走进一线看能源保供
2025-01-14 09:04: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图为在塔山矿集运站,工作人员正在监控抑尘剂喷洒情况。记者 许雄 摄

井下500米:这里如何一分钟点亮万户灯

煤炭号称中国能源的“基本盘”,煤炭稳则能源保供无忧。在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记者循着百万煤矿工人的足迹,到矿井下500米进行了一趟“地心之旅”。

塔山煤矿,在单井口产量、工作面单产、人均效率、煤炭回收率、成本利税率等方面均为国内一流水平,属于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年产能达2500万吨。这就意味着每分钟将近48吨煤炭从这里产出,如果都用来发电,最多可以生产约15万度电,能供1万只100瓦的灯泡持续照明150个小时。

早上八点多,工作人员史伟伟带记者来到更衣室,在管理员指导下,重新换上防静电的秋衣、秋裤、保暖衣裤、袜子,裹上厚重的工装,踩着雨靴,带上头盔,挎上一个红色的氧气自救器。

记者随工人们搭乘一辆无轨胶轮防爆车,驶入副井口。这是一条漫长的呈下坡隧道,像大地深邃的眼眸往黑暗深处蜿蜒。随着车子缓缓地行驶,后面的洞口逐渐变小,直到消失,最后只有胸口的矿灯在黑暗中闪烁。

巷道大概有6米宽,巷道内纵横交错,是一个有序的地下交通网,有道路指示牌、有红绿灯,时不时有运送物资的车辆会车而过。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后,车子停在一个洞口,史伟伟说:“第一站是二盘区的变电所和水泵房,去看看井下的5G基站和智能巡检机器人。”

这里是两条垂直相连的“窑洞”式房间,一边是变电站,一边是水泵房,分别有一位电工和水工值守岗位。房顶布满了手臂粗的电缆,巷道上方挂着5G基站,地上整齐摆了一排红色变压器,往里走是机器轰鸣的抽水泵。

“过去都要3个工人同时在岗,现在有了巡检机器人,这里只要一个人就能搞定了。地面调度能对设备进行360度的高清监控,可以直接控制开关和调整参数。”水泵工乔元堂说,井下工作24小时“手拉手”三班倒,他是今天早上8点下的井,下午4点交接完工作就能上井回家了。

自从井下有了5G网络,井上、井下被网络连起来了,各个作业点的画面、数据都能实时传回地面。乔元堂还会用防爆手机和地面进行视频通话,过去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也渐渐消除了。

2020年11月,塔山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目前,该矿井已建设智能化项目30个,有12个无人值守场所,同时应用开发了井下皮带、变电所巡检、智能检矸、应急救援等机器人,初步构建了全面感知、5G传输、自主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开采新模式。

乘车继续前行了20分钟,来到了井下8303综放工作面。巨大的液压支架斜撑着顶板,采煤机如钢铁巨兽,大口吞噬着3米多高的煤层,煤块掉落。

综采队工人周永权介绍着这里情况,采煤一线设备繁多,一个工作面光传感器就有1500多个,每个机器后面都有一条线路,这些光缆、信号线汇总到井下控制台,控制台随采煤机移动,线路出了故障需要一根一根地排查,工作量非常大。自从有了5G基站,有11种传感器改为无线传输。原先采煤工作面一个班20多名矿工,目前已减员30%至40%。

在我国,厚煤层约占煤炭资源总储量的44%,但14米以上特厚煤层开采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而塔山矿平均煤层厚度在18米左右。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自主研发的特厚煤层开采成套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积极探索研究并实践应用了多项智能开采技术和装备,融合了采煤机记忆割煤、工作面视频监控、远程集中控制、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及电液控制、地面及井下“一键”启停等多项新技术。

结束井下采访后,又经过约40分钟车程,记者回到地面。在矿井的主井口,煤炭仍在源源不断地随着运输皮带涌出地面。(记者 梁晓飞 张磊 王劲玉)

“智慧”火电厂:电力成现货 保供更无忧

24小时96次变化,“0元购”至1.5元封顶,电站技术员变身“市场交易员”……这是山西作为全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以来,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山西有限公司逐渐适应的新变化。“我们的调度被现货市场改造得很灵活。”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山西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现货交易管理主管管志超说。

2023年12月22日,山西率先实现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利用市场价格引导电站深调,对山西电网系统进行灵活性改造,实现了电力的发用平衡,进一步保障了山西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山西有限公司是智慧火电厂的代表,每天至少燃烧1.2万吨煤炭,在山西电力系统中承担着保供的重要责任。“在现货市场的引导下,我们电站会跟着二次调频,这样精细化的调整让火电厂在新能源发电不足的时段,保证电网的用电负荷。”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山西有限公司发电运行部值长石磊跟记者说。

进入现货市场以来,管志超作为“市场交易员”成了塔山电站调度中心的核心人物。面对每15分钟变化着的电力价格,管志超的眼睛时刻跟着大屏幕上的价格折线图移动,准备随时调整火电站的负荷。他和记者开玩笑说:“和新能源相比,我们现在才是靠天吃饭,没风没太阳的时候我们火电的负荷必须得顶上。”

山西电力现货市场的成熟,一方面让市场价格调整电站的生产,另一方面还能保证电站中长期交易的基本盘稳定,避免了过去中长期交易中的“一锤子买卖”,这让整个山西电网系统的交易更加平衡、稳定。

在塔山发电站,尽管现货市场的电力调量仅占全部交易的10%,但现货市场的出现,让塔山电站中长期的结算价格也能依据现货市场的变化多退少补、实时调整,给足了电站积极生产的动力,电网的稳定生产也比过去更加有保障。

更透明的电力市场要求企业必须苦练“内功”,拥有深度调峰的能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巨大的火电厂内,燃料处理、燃烧系统、蒸汽循环、安防保障等多个环节有着不小的能耗。现在的塔山电厂负荷可以降到30%左右,企业有信心在二次调频市场上获取更多收益,也让保供的含“绿”量更高。

在塔山发电站的一条管道内,煤炭燃烧发电后的热蒸汽被输送给临近的怀仁市,以供居民取暖。一条管道,让塔山发电站节省了13.32克度电煤耗,更为怀仁市输送了冬日浓浓的暖意。在轰鸣的火电厂内,石磊指着那条为怀仁供热的管道说,用煤炭发电后的余热给居民供暖,这就形成了热量的多级利用,建立起清洁、安全、稳定的供热系统,实现了建成区供热资源共享、管网互联互通,保供与电厂自身发展相协同。

如今,新能源电力快速发展,这势必要求火电厂负荷有所下降。尽管如此,石磊说:“新型能源体系下,没有谁可以‘躺着’把钱挣了,不断完善自身,让火电厂更‘智慧’,这才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出路,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稳定的必由之路。”(记者 樊欣阳)

万米外送电线路:电力何以精准送达

迎着清晨第一抹朝霞,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输电分公司输电运检四分部运维一班副班长刘春文带领着年轻同事们向大山深处赶去——他们正在巡视1000千伏洪台一二线,一个月完成一次巡视。

1000千伏洪台一二线属于山西省1000千伏洪善站外送通道,是国家“西电东送”重要通道。起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北长寿村的1000千伏洪善变电站,止于河北省邢台市1000千伏邢台站,山西境内路段山区地形占比达77.11%。这条全长154公里的输电线路,是重要的保电线路。

由于部分铁塔处于高山上,巡线人员乘坐运检车顺着山间小路向上行驶,到达山腰处运检车无法前行,他们就背着巡线设备继续向上爬。刘春文说,一些本没有路的地方,硬是让巡线人员走出了一条条“巡检路”。

“我听到高压电流‘吱吱’的声音了。”刘春文说,每到采空区就需要测一下杆塔倾斜度,看看沉降趋势。刘春文一边说,一边和同事周永林支好全站仪测量,并详细记录数据。“如果倾斜角度超出正常范围,就要注意塔基等方面的隐患。我们必须定期监测,确保电力保供万无一失。”刘春文说。

在运维巡检中,还有些铁塔被高山沟壑和植被阻挡,靠人力难以到达。近年来,红外线测温仪、无人机、在线监测装置等一批高科技设备的投入和使用,成为巡线人员的“千里眼”。

“给个特写,放大一点,看看线路表面有无异常。”运维一班员工任安安用无人机对山体上的铁塔进行巡视,通过手中操作平台反馈的实时图像,来分析研判线路及设备的缺陷隐患。销钉、螺栓、导线……都在无人机巡检下被快速排查。

正值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关键时期,为保障1000千伏洪台线稳定运行,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输电分公司组织运维人员对特殊线段和设备开展特巡,采用无人机巡视和视频监拍可视化装置等技术,构筑高科技保电体系,强化线路走廊隐患排查、缺陷隐患治理和异常设备状态管控。同时安排十余名群众护线员进行巡视看护,确保重要区段、关键位置巡视到位、管控到位,隐患消除到位。

在做好运维消缺工作的同时,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输电分公司也全力做足春节期间电网抢修应急准备,分区组建队伍,安排好抢修车辆、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在太原市北固碾库房及驻地配置发电机、应急灯、工器具、备品备件、卫星电话、无人机、除冰装置等应急物资,在太原及线路沿线就近安排应急人员,统一调配,确保设备异常发生后应急人员快速集结,为春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打实基础。

目前,山西已形成三交一直特高压+14回点对网500千伏外送通道。北京、江苏、湖北……2024年,晋电外送省份达到23个,外送电能力达到3162万千瓦,年外送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1/3。

今年3月份,山西还将开工建设1000千伏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后晋电外送能力将达到3600万千瓦,外送通道建设让电力“送得出”,也让外省“用得上”,让电力保供覆盖更广。(记者 马晓洁)

新能源发电站:绿色电力何以后来居上

在山西省大同市,一块1851亩的大片盐碱地上,有一对憨态可掬的“呆萌熊猫”静静地注视着这片蓝天,它们“变废为宝”,用光发电,点亮了千家万户。

这对拥有巨大能量的“发电熊猫”其实是一座光伏发电站的设计巧思。

“熊猫”由17万块光伏板巧用黑白二色拼成,黑色部分由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成,白色由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熊猫电站”于2017年6月并网发电,目前装机容量为50兆瓦,年平均有效发电利用小时可达1600h,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3.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9万吨。“按照家庭年均用电量2000度来计算,这对‘熊猫’产生的清洁电力可供4万个家庭使用一年。”电站站长於化龙说。

近年来,熊猫电站持续稳定地为山西省电网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得益于山西这个传统能源大省发展新能源的决心,山西每年都有一大批光伏发电站、风力发电站拔地而起,贡献绿色电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山西省网新能源装机达到6189.45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的比重达到50.37%。绿色电力真正做到了后来居上。

在此基础上,2024年,山西新能源外送交易电量16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5%,创历史新高。其中,外送绿电交易电量75.38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

晋北大地土地相对贫瘠,但风光资源富足,是新能源发展的“沃土”。云州区土井村的盐碱地上“种”上了光伏、用太阳“施肥”、“长”出了电能,并且发电量与火电互相调峰补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后来居上的除了不断提高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还有对生态环境的贡献以及能源保供的持续性。2024年山西新能源发电量占比19.86%,创历史新高;新能源利用率连续6年超97%。

火力发电主要依赖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来产生热能,进而转化为电能。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有毒物质,化石燃料也是不可再生的;此外,燃料价格的波动也会使得火电的利润受到影响。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环保、可再生和零污染等优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政策的扶持,新能源发电的经济性将逐渐凸显。

在熊猫电站所在地土井村周边,村民屋顶的一块块光伏板与远处的熊猫电站遥相呼应,绿色的力量正在影响更多人。

近几年来,“熊猫电站”也在积极探索“光伏羊”生态畜牧业,助力当地扶贫。村民们在电站内放养羊群,羊群以光伏板下的草为食,帮助控制光伏板下的植被生长,羊儿长肥长壮的同时,也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效率。(记者 王怡静)

千里能源大动脉:看数亿吨煤如何次第发送

隆冬时节,晋北大同早已冰封,最低气温降至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在各个煤炭集运站,工作人员紧张忙碌,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全力保装车、保发运,满足全国多地取暖发电用煤需求。

在晋能控股塔山矿集运站,货运员丁伟仁正在盯装车,随着煤炭不断从筒仓漏下到列车车厢内,丁伟仁的目光也随着列车缓缓移动。

“我们的主要职责是确保装车质量,这是为了最长2.6公里的列车能够装载均衡、平稳运行。一列2万吨列车有210节车厢,全部装完要6个多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一刻也不能离开岗位,也不能走神。”他说。

煤炭运输有冬夏两个高峰,尤其是冬季,天气越冷越忙。在塔山矿装车点,当前每日装车量已经达到5至6个万吨列车。丁伟仁和同事倒班,在他盯装车的时候,就要有另一个同事在户外检查装车点的线路,确保列车安全。

“为了港口自动翻车机卸车更方便,在往年的防冻措施外,近期塔山矿在筒仓中专门增加了一套脱水烘干装置,缓解冬季刚洗好的煤炭因冻结影响卸车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煤炭运输的运转效率。”丁伟仁说。

随着一列车装满,在喷洒过抑尘剂后,就要开赴我国的能源大动脉大秦线,将煤炭从“煤海”运往大海边,在港口装船后运往各地。

“我们对抑尘剂的配方和自动喷洒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良,不仅抑尘效果更好,而且喷洒更加均匀,运输途中更加环保。”大同铁路物流中心阳原铁路物流营业部主任樊继新说。

樊继新最近格外忙碌,通过他们的工作,当地新开通了到国铁济南局、北京局、沈阳局管内的直达电厂列车,进一步提高了需求高企时煤炭的运输时效。

列车从集运站开出,驶往大秦铁路湖东编组站。在这里,列车按开行需求,编组为2万吨、1.5万吨、万吨等不同形式。中央调度室内,工作人员紧盯电脑屏幕,不时接打电话。

“我们当前每日发运量达到120万吨左右,已经达到今冬的高峰期。预计发运量还将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各个岗位有条不紊,确保列车高效、安全开出。”湖东站工作人员郑健说。

大秦线开行的2万吨重载列车驾驶难度大,对驾驶技术要求极高。在湖东电力机务段内,“金牌司机”王亚军正在备勤。

“大秦线穿越太行山、燕山山脉,要经过长上下坡、急弯等复杂路况,并且桥隧比例高,列车间隔小,要记住每种情况的操纵手法,冬季低温情况下,驾驶更加不易。”他说。

为让行车更加顺畅,湖东电力机务段一方面加强了对重载列车司机的培训,将原先的“模块化”操作,进一步细化为“精细化”操作,提升司机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还正在为列车更换新式列尾制动控制系统,将原先只参与一次制动,变为可以追加制动,容错率更高,停车更快、更稳。

上车、车内例行检查、确认信号,列车缓缓开动。随着一节节车厢掠过,以80吨为单位的煤炭一节节次第发送,带着“暖意”以及山西人民的辛劳汗水和祝福,发往全国各地。(记者 许雄)

[编辑:张旭]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