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娄烦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紧扣绿色转型、富民强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改善社会预期、增强经济活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建设绿色发展新高地、乡村振兴活力县、休闲康养度假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娄烦实践行稳致远。
今年,娄烦县将重点聚焦七个方面精准发力。
聚焦生态优先做示范,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娄烦要擦亮生态名片、抓实环境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断面水质恶化行为,确保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全省居前,入库和出境水质长年稳定达标。抓实生态保护治理,完成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佛堂坪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汾河上游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周洪山森林公园项目的建设,全面加强13项“创森”和2项“三北”共20余万亩造林工程的验收管护,大力实施6.2万亩“三北”及“创森”巩固造林任务,有序推进有主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发挥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气候品牌效能,着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库区生态净水发展新路径,专班推进龙泉河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融合开发(EOD)项目落地建设。
聚焦比较优势促转型,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以“特”“优”战略稳一产,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完成马铃薯种薯繁育原原种20亩、原种1000亩、商品薯种植5万亩,实施马铃薯延链加工项目。突出农产品供给,建设日光温室大棚,扶持壮大西红柿、糯玉米、火麻和食用菌特色产业,年内种植西红柿1000亩、糯玉米5000亩、火麻1万亩、食用菌500万棒,完成蔬菜播种6000亩,生猪生产规模达到5万头。突出“土特产”品牌建设,打造品牌化农产品、10个绿色种植基地、3个有机农业基地,推进绿色农产品原料基地县建设。以绿色转型强二产,“一矿一策”推动煤矿传统工业改造升级,重点推进马家岩煤矿生产投运,分类推动麻地湾、珠烽、宏安、黑山岔煤矿建设,服务好大成年产150万吨铁矿项目。深入创建“无废城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推进道仁沟、大唐等存量风电光伏项目并网发电,道仁沟二期、驭风行动风电项目、水库移民5.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马家庄乡5.9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启动建设京晋飞鸿混合储能电站。以融合发展优三产。开展全国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完成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和汾河湿地红绿融合示范区建设,推进高君宇故居改陈布展,争创建高君宇故居纪念馆4A级景区。推进以“云顶·宿集”为代表的高品质民宿投入市场,建成独石河村特色民宿集群,加快建设云顶山康养旅居小镇。支持举办西游文化周活动,以官庄村为中心打造全县非遗文化产业园,推进国保单位娄烦古城遗址考古调查和筹建规划。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持续推进1个物流项目、3个乡镇商贸中心、5个农产品上行企业商业化建设。启动改造县城中轴线商业体,举办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家装厨卫和3C数码等产品惠民消费活动。服务推进万家寨云谷大数据中心建设,探索航空飞行营地建设,积极融入全市低空经济“新赛道”。
聚焦强农惠农走在前,着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保障播种面积14.6万亩、产量5000万斤以上。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改造提升农田节水灌溉设施1.2万亩,新增耕地指标600亩,盘活利用撂荒地3700亩。坚决守牢巩固衔接底线,落实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投入使用县“乡村振兴服务平台”,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实现全县158处饮水工程水源水质检测全覆盖。强化就业、产业增收举措,脱贫人口稳定务工1.6万人以上,出台系列奖补政策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巩固庭院经济6000户以上,兑现户用光伏收益惠及1400余户,保障村级光伏资金分配带动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户厕等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提升农村地区的5G信号覆盖,规范农村地区“煤改电”运行机制,高品质打造峰岭底村红色文旅基地,打造独石河、下静游、娄家庄3个精品示范村和米峪镇、兴旺庄、孔河沟、兑集沟、苇院坪、西会、南峪、三元村8个提档升级村。
聚焦城市功能再完善,着力展示品质县城新风貌。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完成市热力集团托管县城集中供热工作,启动热源厂迁建工程,实施县城北片区集中供热一次管网建设工程。推进市政老旧管网改造更新,规范3个城乡污水处理场所运维管理,扩大“气化县城”覆盖面。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提级扩能,推动国道241改线主干线、南山公路连接线通车,推动建设国道241县城连接线(大夫庄-王光塔),全力服务古娄方高速建设。实施涧河北街、永盛路和大成路北延改造工程。完成旧城区棚户区改造,保障改善性住宅项目按期交房。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开工建设县工人文化宫,启动全民健身中心及体育公园项目建设。深化县城“九乱”整治,全面规范提升小区物业服务。
聚焦优化服务提效能,着力释放改革开放新活力。扎实做好人口小县改革“后半篇文章”,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农村领域发展机制,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建立综合窗口政务服务平台,精准落实关联集成、容缺承诺、政策免申举措,用心推动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企业群众诉求“一线应答”,持续提升“12345”便民热线效能,全面优化“办成事”机制、打造“好办事”环境、形成“办好事”生态。强化招商引资,加大人才招引,持续打造娄烦赛段环太原公路自行车赛、亚高原山地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品牌。
聚焦群众期盼办实事,着力彰显服务民生新作为。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投用库区移民劳动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加大常态招聘输出力度。扎实开展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提升“娄烦园艺”“雪梅刺绣”省市级劳务品牌辐射带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巩固提升“名校+”合作办学质效,推动娄烦中学辅助用房改造和职业学校综合性实践基地建设。深化健康娄烦建设,支持县医院、县中医院合作办医,推进县医院创伤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县中医院二级医疗机构“一评估、两评审”工作,健全以覆盖农村地区10-20公里为服务半径的县乡村三级急救转诊网格,完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联动的慢病医防诊疗融合管理模式和分级诊疗体系。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和专家健康服务。联动抓好国家卫生县、省级健康县和峰岭底村、罗家曲村、顺道村健康乡村试点创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科学布局旅居康养式“银发经济”,推进老年福利院建成投用和社会化运营,规范敬老院和“颐养之家”运维管理。开展“四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强化县乡村三级文化场所阵地功能,打造文化学堂-青年夜校培训品牌。
今年娄烦县将一以贯之牢记“民生为大”、列出“民生清单”,接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实施县城主干道宪州大街提升改造,保障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二是实施县城集中区域电线网线私拉乱接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县城面貌。三是实施县城公共区域和住宅小区非机动车停车棚建设完善110处,持续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四是实施涧河公园广场维修改造,着力改善县城环境形象和群众休闲体验。五是实施农业化肥籽种补贴,全面激发群众种粮积极性。六是实施优生优育“三项政策”,持续提升县域人口素质。七是实施精准就业服务,全年提供不少于6000个招聘岗位。八是实施1000人就业培训计划,不断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和质量。九是实施消防领域安全能力一体化提升行动,全方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十是实施一批村情急需、群众急盼的小型公益项目,持续提升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社会安宁稳大局,着力强化综合治理新保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系统治理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经营性自建房、人员密集场所、涉水涉电、防火防汛等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启动实施第二批农村地质灾害搬迁避险项目。严把稳定关口,深入开展“四季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 严控风险隐患,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有效处置属地金融机构不良信贷风险,加强社保、医保基金安全监管,长效保障农民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