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
山西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05-08 08:32:16    来源:山西日报

培育竞争新优势 竞逐产业新赛道

我省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5月6日,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寺河矿东井,钻机司机王建伟在综采工作面进行瓦斯抽采作业。作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瓦斯治理技术的代表,寺河矿所采用的煤矿区煤层气“四区联动”井上下联合抽采模式及技术体系,日前在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推进会上亮相。

这是全省煤矿绿色、智能发展的一个缩影。智能化煤矿达268座,排全国前列,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累计成交绿证131.7万张,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外送量全国第一……作为传统能源大省,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逐步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向绿色煤炭、新型电力的现代化跃迁,进一步探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努力竞逐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全省向新而行、动力澎湃,新技术不断突破,新产品竞相涌现,新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太重轨道公司获评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标志着我省制造业细分领域达到全球智能制造领先水平。120个“山西精品”享誉海内外,手撕钢、车轮钢等特种钢材料,T800、T1000等高端碳纤维,8英寸碳化硅衬底、深紫外LED芯片等半导体产品,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通过验收,实现了国内低真空超导悬浮航行。2024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消费品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000亿元、1800亿元、1400亿元。数据流量谷吸引上千家企业入驻,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规模突破46亿元。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9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26家。通过硬资源和软数据的融合,山西正从“一煤独大”向多级产业支撑转变。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意味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质效双提升。全省重点产业链2024年全产业链累计营收达7099.9亿元。今年2月25日印发的《山西省重点产业链能级跃升2025年行动计划》,为全省重点产业链发展锚定了新目标——年底省级产业链整体营收突破8000亿元。

重大项目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抓手。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上,全省共签约项目177个,总投资568.3亿元;开工项目158个,总投资371.9亿元;投产项目159个,总投资419.7亿元。这些项目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在瞄准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发力的同时,也勾勒出未来几年全省现代化产业的发展轮廓。

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介绍,企业打通了与高校间的人才流通渠道,已建设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了1个交通行业重点创新团队和2个山西省重点创新团队。“团队成功立项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与太原市双百攻关行动首批‘揭榜挂帅’项目,研发了全国首款公路不锈钢护栏与首款公路UHPC护栏系列产品;首次定义了低品类胶粉,扩展轿车胎成为沥青改性剂,拓展了规模化、高值化轿车胎再利用路径;建成了可以同时以工业盐和海盐为原材料的全自动化环保型融雪剂生产线,创造经济效益超5.6亿元。”山西省智慧交通实验室有限公司高级专员、太原理工大学博士廖霖说。

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天宝集团、航天清华装备、云冈研究院、华新燃气、太钢精带等领军单位,也成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半导体材料、清洁能源、航天装备、文物保护等多个前沿与关键领域,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导向极为鲜明。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五个融合’重点任务,坚持系统性思维、一体化推进,积极开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山西实践。”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磊表示。(记者冷雪)

[编辑:张旭]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